我国各地“十四五”海上风电开发规模目标统计
根据数据显示,至“十三五”末(2020年),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为1087万千瓦。其中,江苏省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为681.6万千瓦,占全部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的62.7%;广东省位于第二,累计装机容量占比为12.5%;福建的累计装机容量占比为9.4%;辽宁、上海、浙江、河北、天津、山东的累计装机容量占比合计约为15.5%。
Uncategorized
根据数据显示,至“十三五”末(2020年),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为1087万千瓦。其中,江苏省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为681.6万千瓦,占全部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的62.7%;广东省位于第二,累计装机容量占比为12.5%;福建的累计装机容量占比为9.4%;辽宁、上海、浙江、河北、天津、山东的累计装机容量占比合计约为15.5%。
Uncategorized
绿色和平PowerLab于近日发布《可再生能源零废未来:风电、光伏回收产业发展研究》,对中国风电、光伏行业的回收现状与市场规模、回收规模增长对社会的影响、全球创新实践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解读,并提出了建议。
Uncategorized
近日,湖南省发改委发布《湖南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根据《规划》,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约4450万千瓦。“十四五”期间,风电新增531万千瓦,光伏新增909万千瓦。建成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1个。
Uncategorized
国家能源局日前透露,截至今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达到11亿千瓦,同比增长15.1%;其中,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发电装机突破7亿千瓦。1-5月份,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4349万千瓦,占全国发电新增装机的82.1%,已成为我国发电新增装机的主体。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风电、光伏发电和氢能等清洁能源的发展不断提速,产业协同和融合发展的创新业态也在不断涌现。今年以来,各地出台的地方能源十四五规划,均将新能源与氢能作为发展重点,并提出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的要求。种种迹象表明,风、光、氢、储同行的时代正在来临,并将在创新中重塑能源发展格局。
Uncategorized
BNEF的一个研究小组表示,随着全球通货膨胀的加剧,关键的可再生能源在上半年遭遇全球基准价格的上涨——但这种趋势应该是暂时的,而化石能源的表现则更糟糕。供应链问题推高了新建太阳能、电池储能和陆上风能的成本,比去年同期上涨了 4% 至 14%。
Uncategorized
2022年6月,IEA发布其年度旗舰报告《世界能源投资报告》2022年版本,全面更新了 2021 年世界能源的投资情况,并对 2022 年的前景做了全年预测。报告在 2022 年俄乌冲突、全球经济情况不明朗及各国疫情带来的持续公共卫生风险的背景下,审视了投资者如何评估燃料和电力供应、关键矿产等所有领域的风险和机遇,以及效率和研发情况。新报告侧重于新投资图景中已经可见的一些重要特征,包括大多数投资都要考虑的能源安全视角、普遍的成本压力、高燃料价格给传统供应商带来的收入大幅增长,此外,报告也指出,许多国家对投资将与气候危机的解决方案保持一致的期望也越来越高。
Uncategorized
近日,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发布的最新报告《为能源转型重新组织电力系统》(RE-organising Power Systems for the Transition)指出,作为全球能源转型核心的电力部门(The power sector),将依赖于终端用户的电气化程度的提高并采用风能和太阳能光伏等可变可再生能源 (VRE) 作为主要的电力来源。然而,目前的电力系统却主要体现的是发电还依赖于大型集中式和可调度发电厂的时代。因此,已有的电力系统结构必须不断发展,以满足可再生能源时代的要求。